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学术会议暨第十八届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3-12-01来源: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1124日,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学术会议暨第十八届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为了厘清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长江流域重大水环境问题,2003年同济大学牵头长江沿江高校成立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目前由十所成员高校组成,覆盖长江经济带七个省市。在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协作组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由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同济大学低碳发展、环境治理与健康交叉学科群、上海市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水环境”,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各协作组成员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6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长江水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携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流域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赵建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任与历届主任、十所协作组高校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在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下,二十年来紧紧围绕长江流域水环境重大科学技术和国际学科前沿问题,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巨大优势,成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大会播放了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成立二十周年历史回顾纪念视频。视频追忆了协作组成立的历史背景,回顾了协作组二十年中不断发展的珍贵历史时刻,也集锦了各成员高校负责人的祝福。随后,大会为徐向阳、尹大强等12位嘉宾颁发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建设特别贡献奖,为胡宝兰等10位协作组成员单位代表颁奖。

浙江大学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徐向阳、胡宝兰、王东升、梁新强、楼莉萍、王飞儿、张萌、俞萍锋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此次会议。王东升教授为主会场做题目为《中水回用之路、耦合技术簇、水质风险控制与未来》的报告,俞萍锋研究员为分会场做题目为《噬菌体在胁迫生境的适应策略与生态作用》的报告。硕士研究生王海涛、马婷婷,博士研究生姚翔午、朱林、徐昕昕、杨翔天、辛鸿娟和杨姣为分会场做了报告。在学生报告评选中,杨翔天获三等奖,马婷婷、朱林、姚翔午获二等奖,徐昕昕获一等奖。

浙江大学全体与会人员合影